2009年4月20日 星期一

20090421畢祿溪受困記


由於工作的需要,這次要到林試所的畢祿溪工作站,看看路線,先到宜蘭,再沿著台7甲線可一路抵達梨山,最後轉台8線(也就是中橫),往大禹嶺的方向,便可抵達畢祿溪工作站的入口。看起來就是一件簡單任務,不過就是因為太過輕視,導致了差一點回不來的窘境。

由於今年油料費被偉大的立委們限制的很慘,我們只好選擇最省油的新車,現代的 STAREX,也藉此機會測試柴油車的爬坡能力。
一開始順利的來到了宜蘭,在宜蘭最有名的賣場「喜互惠」購買了兩餐份量的食物之後,一夥人照著既定的路線一路上山。
柴油車有著低轉速、高扭力的特性,爬坡一點都不吃力,且非常省油,果然很好玩,四季、南山、思源埡口到環山,一切都非常順利,可是過了環山往梨山的路上,突然看見前方大排長龍的車陣,當下直覺「道路施工」,停好車之後,走到前頭一看,完了!不是施工,而是整的坍方了。


想必是昨日的雨勢造成的坍方,眼前的怪手,辛苦的為大家開路,可是落石的情形並沒有停止,駕駛也是一邊挖開土石,一邊小心的注意上方的石塊,我還親眼目睹石塊直接擊中怪手,還好體積不是很大,但也令大夥為駕駛捏了把冷汗。


有時瞬間大量的落石,駕駛還會一邊舉起怪手來阻擋掉落的石塊,一邊往後退到安全的區域,待狀況解除,再繼續挖路,真是高危險性的工作啊!

等待兩個多鐘頭後,崩塌地暫時搶通了,我們加足油門一口氣衝過去,還好沒有陷在一半,還不幸的遇到落石。最後我們終於抵達了工作站的入口。

由台8線往工作站的入口除了是水泥路,且約只有一個車道的寬度,再加上我們車長有五公尺出頭,第一個彎就很難轉了,接下來就是一路下溪的路線,不僅陡、路面濕滑,而且全部都是180度的大轉彎,剛開下來就有點後悔了,心想,明天會不會開不上來(想不到真的發生了)

一天過後,此地的任務結束,要離開時是下著雨,果然...上不去了,才第二個彎,車子就一直滑胎無法前進,試了幾次,只是原地燒胎,毫無幫助,我們無助的回到工作站,構思脫困的方法。

太陽下山前,我重新走了林道一遍,仔細的觀察每個彎,並擬定作戰計畫。其實一邊在走,腳都會打滑了,何況是輪胎。路面佈滿了落葉及些許青苔,STAREX 又沒有四輪傳動,柴油引擎在爬陡坡時,沒有啟動渦輪的情形下,根本就沒有衝力,所以必須為維持在高轉速,唉...越想越頭大,想到一半雨勢突然又變大,先回工作站吧。由於沒打算在此地過兩夜,食物早就吃完了,很不好意思吃了工作站的存糧幾餐。

隔日,老天終於賞臉了。太陽出來了。


不僅如此,老天爺還賞給我們一隻高砂深山鍬形蟲觀賞,拍照先。


我們向工作站借了掃把,打算先將路面的落葉全部移除,好讓陽光直接將地面的水分蒸乾,而我也順便再次觀察路線及研究跑法。一個上午過去了,我們也筋疲力盡了。時間差不多是中午,路面應該是OK了,天空雲量似乎變多了。


(每個彎都差不多是這種陡度)

稍做休息,烏雲快飄過來了,是出發的時候了,為了能順利上去,我們還擬定三階段的脫困方法,第一:重心轉移法(之後證明奏效),第二:石塊爬坡法(沒用到),以及最後的:等待救援法(找四輪傳動且有絞盤的車輛來救援),還好第一招就奏效了,或許也是因乾地,恢復抓地利的因素,但無論如何,我們脫困了。

下次要是看到這種警示牌,別再輕易的進入了,除非你們的車子有強悍的越野能力。


若還有機會再次造訪此地的話,我大概非 PAJERO 不開了吧,再會了畢祿溪。


2009年4月17日 星期五

20090418台灣機車產業展


這是我第三次參觀機車展,而且今年還不收門票(大喜),所以怎麼可以缺席呢?

可是一進會場逛了一陣之後,才發現有 2/3 的攤位都是賣零件及部品,應該是給車商們看的,對於我們這種一般騎士,只能看、不能買(因為是給廠商大量訂貨用),相較前兩次的車展,顯得無趣多了。

今年只有零星幾家車廠有展出,其餘如BMW、Triumph、Harley-Davidson、KTM、SYM、YAMAHA、光陽...等都沒來,所以變得很冷清(對我而言啦!)

當天最大的車商應該就是榮秋與碩文(DUCATI)了吧,不過DUCATI也沒啥新車出來,所以也沒什麼好拍的,反倒是榮秋主打09年新V-MAX


這台經典的直線加速之王,歷經24年才出現全新的下一代,可見原來的大魔神V-MAX,在人們的心中,有多麼的深植人心、多麼的難以取代。

會場上二件引起我注意的車子,就是SUZUKI的兩台概念車啦!


這是一台使用氫燃料電池的機車,很環保的設計,前後單搖臂,而且可以邊跑邊充電以增加續航力,真的是很炫的車。


從正面可以看得出來車子很扁,大概也是為了將風阻減到最低的設計吧!

再來是一台講求飛行感覺的車子,所以手把及座墊位置都是經過設計的,讓騎士能享受飛機起飛時的加速感以及飛行的感覺(我以為只有Y2K能有這種感覺),所以這台概念車採用公升級的引擎,能讓騎乘者享受直線加速的快感,廢話不多說,看圖。



最後,讓我比較驚豔的事,反倒是我們的國產車「哈特佛」,一開始想說展廠都是一樣的市售車,但仔細一看,咦~怎麼有點不大一樣?眼前這台不是雲豹200,而是雲豹150的升級版,為符合新的環保法規,已經全面改成噴射引擎,儀表板也開始採用數位化顯示時速。


還有,開啟電源時,轉速指針竟也會學重機一般,先跑一遍,真有趣。


排氣管外型也換成傳統型式(我這種老人看起來比較順眼)


煞車系統,也是前、後單碟,啊!我又心動了,結果看到他們還展示一顆新引擎,400cc的(對不起,忘了拍照片),有兩孔,莫非...哈特佛已經研發成功直列雙缸的新引擎!真期待未來能看到上市。

最後,好像也沒啥好看的,難怪不收錢,希望下屆可以搞大一點,讓展廠更豐富些。


2009年3月21日 星期六

20090322果然是一分錢一分貨的單車世界


繼小摺驚魂記之後,我下定決心敗了一台碟煞型登山車,兩日後重新挑戰挫敗過的山路,上坡不僅更快,下山的陡坡竟能以單輪煞到停車!碟煞果然夠犀利。

由於車身感覺也較傳統自行車輕,騎起來速度也較快,一整個就是「哈!我買對車了」

幾週後,同事相約要不要一起與一個名為「汐萬百客」的車隊騎車,時間是某個上班日的晚上八點,在汐止汐萬路的山下,一路騎上山。

想說我的登山車也不差,本人腿力亦不弱,看看一般車隊的實力也好,所以就答應同事的邀約。於是當天來到了集合點,發現90%都是公路車,相較之下,我跟同事的車當場就被比下去,便宜人家很多,一堆車放在一起,我的車不鎖都不怕被偷。

由於公路車很輕,輪胎又細,加速度是可想而知,心想沒差,我等等用腿力來彌補差距就好。

果然開始出發之後,我跟同事很快就被拋開了,而且該車隊還有女生,面子問題,總不能被海放,所以我跟同事說,我先衝看看,看看能跟到什麼地步。

於是我使出引以為傲的腿力,彷彿啟動渦輪一般,騎起直追。很快的就超過車隊的落後族群,勉強跟上。但因為該山路前面一段比較緩,等到開始爬坡之後,車速大減,即便換到較輕鬆的檔位,我也很喘、且依然龜速,漸漸的,我又被車隊的落後族群超過,且包括女生,啊!今日真是慘敗。


最後雖然沒有被車隊海放,但也是倒數幾個抵達的人員,想不到,在爬坡上,公路車與登山車的差別竟然有這麼大,果真是一分錢一分貨啊!

2009年3月14日 星期六

20090315小摺驚魂記

看著漸漸失控的身材,自覺該運動了,球類運動一個人沒辦法玩,跑步嘛...速度又太慢,心想乾脆加入全民運動,騎腳踏車吧!在有限的預算內,只能找便宜的代步車,最後在同事割愛下,我終於入手了人生的第一台小摺。

在我龐大的身軀之下,騎著小摺的畫面連我都覺得很好笑,還好他沒有生命,不然我一定被告虐待動物,不過有了小摺,上下班、外出吃飯倒是蠻方便的。

某日晚上,想說運動一下好了,便騎著小摺往後山前進,坡度有時緩有時陡,有些爬坡,即便變速到最輕鬆的齒輪,前進還是很吃力。此段山路最高點海拔約 180 m,感覺雖然不高,卻已讓我滿頭大汗了。

在高處欣賞夜景並稍作休息之後,開始回頭下山了,想不到恐怖的事情發生了,下到陡坡時,小摺的速度快到令人害怕,由於龍頭很輕,高速下稍有不慎,很容易會摔車,於是只好緊握把手,努力煞車減速。

媽呀!這小摺的煞車系統完全是淑女車的配置,前輪側拉式、後輪鼓煞式,既使按到底,雖然感覺車速略有減少,但卻完全停不下來。而且我怕若再更用力剎車,煞車線恐有斷線之虞。

就這樣保持一定的速度下山,直線跟小轉彎還好,可是遇到急轉彎,就很容易失速撞山壁了。在快到其中一個急彎時,我只好趕緊伸下來一隻腳,以三點接觸地面,用滑胎車過彎的方式成功的度過第一個彎,既然奏效,接下來的 S 彎只好如法炮製,一一驚險度過,最後終於安然的來到山下。

上山是累到狂冒熱汗,下山卻是嚇到一身冷汗,這種三溫暖真不好玩,所以經過這次的驚險之後,讓我決定了兩件事:
第一:以後小摺只能拿來騎市區平路,不能亂玩。
第二:忍痛再敗一台煞車系統良好的登山車,擇日再來挑戰同樣的路段,好擺脫上次的陰影。

後記:在經過小摺驚魂記約一個多月後,我在網路上終於買到了適合的登山車了,期待第二回合的「決戰後山下坡道」。


2009年2月8日 星期日

20090209不一樣的元宵節


隨著出差來到了台東,到了晚餐時間,想說到大一點的鎮裡,吃東西的選擇較多,於是我們來到了成功鎮,想不到,全鎮慶元宵的活動,讓我們有了不一樣的元宵節體驗。

一開始剛進鎮裡的時候,活動還沒完全開始,只有看到天空不時有人放著煙火,因為知道是元宵節,有人放煙火也很理所當然,也就不以為意,於是我們將車子開進鎮裡並停好車,開始找店家吃飯。

逛呀逛呀,怎麼很多店家都沒開?耳邊也一直傳來許多敲鑼打鼓及鞭炮聲,彷彿是廟會節慶一般,我開始發現鎮裡的每個十字路口都站著交通警察,開始指揮活動的車陣前進。


最後我們才發現,今天成功鎮裡所有的廟宇通通都出動了,全鎮開始封街,一團一團的神偶座車沿街幫每戶祈福,到處都在放鞭炮。我們不僅找不到吃的,還被困在鎮裡出不去了。


一邊開始努力尋找仍營業的店家吃飯,一邊也拿著相機記錄著這有趣的體驗,果然讓我發現有趣的東西了,有許多人扛著一隻「旗魚神」(我自己猜測)沿街幫住戶祈福,我想是祈求漁家們大豐收吧!真是有趣。


最後皇天不負苦心人,我們也找到一家小牛排館,大夥趕緊進去點餐。或許是沒得選擇,許多觀光客都在這家吃飯,所以店家也忙不太過來,不僅等很久,有些食材也沒了,而且...份量也不多,唉~

剛好今天是元宵節,我們決定去買幾盒湯圓回民宿去煮,順便填飽肚子。走到鎮裡一家全家便利商店,看到店家正在迎神,門口一直放鞭報,門前也有一些八家將正在舞動著,十分熱鬧。


突然間,全家便利商店的燈全部熄滅,裡頭濃煙開始竄出,啊!失火了,外頭的八家將們也很識趣,開始往別處的店家跳去,一邊舞動、一邊離開現場,留下一堆人勘查災情。


結果我們到了另一家超市買足了湯圓,但...彷彿身陷於戰火區的一行人,如何能全身而退?車子旁邊都是慶典的車輛及人群,啊~我們真的被困住了。

所幸我們跟路口的警察說明情況,他也很熱心的幫我們指揮、開路,終於,我們順利的離開成功鎮,不然還真的不知道何時才能吃到熱騰騰的湯圓呢?


2008年12月27日 星期六

20081228初探干卓萬群峰(下)


早上,我是第一個起床煮水的人,其餘的人都還在帳棚裡休息,由於大鍋的水要燒到滾還要一段時間,我就背著相機到高地看看視野如何,果然早起的鳥兒有蟲吃、早起的人兒有景拍;晨曦透過中央山脈的山頭,形成數條光線灑下來,真是美麗。



玉山起床了



奇萊也出來做早操了



合歡群峰也在跟我們招手



雲兒也都出來做日光浴了



而這些人還在睡覺!

在三叉峰營地,的展望非常良好,360度的視野,一覽無遺。大夥起床後,吃完早餐,輕裝往目標前進,不一會功夫就抵達了牧山,此行最友善的山頭。




在此哈拉嬉戲一會之後,便繼續前往今日的第二座山頭「火山」又名萬東山西峰,往這座山路途就較遙遠了。



火山就在最後頭(中間凸起者),首先過了又前方的草坡之後,就要沿著左方山頭這座魚背峰的邊坡前進,路況也是上上下下,還要小心右方的斷崖,不是好走的路徑。



走了許久才繞過了魚背峰,我們又爬回了稜線,並繞到左側,這會要由左邊的草坡繞過這座山頭。這草坡才走一半,我們在腳下發現了許多碎冰、殘雪,於是大夥一邊吃冰一邊前進,往火山吃冰,挺有趣的。



皇天不負苦心人,我們終於走到了火山,但老天似乎不給面子,不但雲來的快,還下些毛毛雨,害我們迅速拍完照就趕緊回程。

體力較差的我被大夥拋在後頭,看看天況、算算時間,回到營地應該是好天氣且不會摸黑,就一個人慢慢走吧!



回程只要掌握好幾個容易走錯的路徑,且小心通過斷崖地形,這段還算是輕鬆......吧!



回頭通過牧山後,底下就是我們這幾日的取水點「牧山水池」,這時有幾個隊友還在裝水,我也趕緊過去裝好晚上及明天要喝的水源,不然從營地到此取水,大約還要30分鐘,且夜晚溫度最低有到3.5度,我想,誰也不想這麼冷還出來取水吧!

即便是當下還沒日落,我的雙手卻已經是凍僵狀態,寒風刺痛著發紅的雙手,還是趕緊裝完水,回到營地休息。

晚上,雲越來越厚,風也變大了,莫非預報的雨天提早到今夜?果然不出我所料,雨真的下來了。這個夜晚不好過,我借來的帳棚竟然不太抗雨,沒多久就開始進水、且上頭也會噴雨進來,啊~好慘啊!又濕、又冷,本想逃到另外兩頂帳棚去,但另外兩頂都是二人帳,要擠三人實在太勉強,於是領隊跟幾名隊友頂著風雨,跑到外頭用登山帳、腳架、繩索、地墊幫我們緊急固定外帳並加一層防水層,而我還向其他人借了露宿袋來防止睡袋浸水,要不然,這個夜,豈是一個慘字了得。

終於,熬到了天亮,還好老天爺賞臉,終止了雨勢,我趕緊將昨日被雨水浸濕的裝備拿到帳棚外晾乾。



瞧瞧自己的狼狽樣,跟遊民已經沒有差別了,本來今天的行程是要前往難度更高的卓社大山,路途遙遠且還要經過恐怖的十八連峰山,我打量自己的狀況,確定這座山此行是去不了了,今天決定休息個夠。

想不到,大部分的隊友跟我一樣,沒有意願再向前推進了,今天...真的是休息日。下山的路程,我特別走了一下干卓萬斷崖中,已經崩落的舊路,自己看一看這舊路究竟多慘,結果...


如果畫面下方出現我的腳,相信大家應該更容易知道這路已經完全消失了,只剩下垂直下降約300公尺的斷崖,我們還是乖乖走原路吧!



這張照片是領隊提供的,舊路的盡頭,也就是我剛剛站立的地方,就是這片斷崖的頂端,從那邊下山是很痛快的(又痛又快),我們還是乖乖的走原路比較安全,至於卓社大山...有機會再從武界林道上來了。

2008年12月26日 星期五

20081227初探干卓萬群峰(中)


因為昨日的摸黑,今日可是按照預定行程的時間起床、吃飯、出發,從十粒溪營地出發就是約400公尺的爬升,因坡度不緩,有些地方還需要拉繩,又背了個大背包,感覺自己就像個烏龜在爬牆。爬升結束,接近稜線的地方,出現了美麗的鐵杉林。

離開鐵杉林往稜線前進,高山的感覺終於出現了,植被相馬上變成箭竹草原,嗯~要趕緊防曬了。



在乳形峰營地的稜線上,看卓社大山的路線一覽無遺,眼前就是傳說中的十八連峰山,好一段艱鉅的路程,真不知我是否能夠摸得到卓社大山的三角點(右方最高的山頭)。



看看目前位於自己左手邊的干卓萬山,就覺得親切多了,干卓萬,我來啦!

登頂前,先吃午餐補充體力,再一鼓作氣的爬上此行的第一座百岳「干卓萬山」。




大夥在此玩樂、拍照了一陣子,便開心的沿著稜線前往干卓萬群峰的中心點,也是我們今後三天的營地「三叉峰營地」。孰不知,真正恐怖的路段還在後頭呢?



由干卓萬山到三叉峰營地的稜線,由於陡峭、地質鬆軟,所以颱風天或是下大雨的天氣就容易崩塌,形成寸草不生的破碎岩面,所以這一段稜線又稱為干卓萬斷崖。



此時雲霧慢慢逼近,斷崖時而清晰、時而朦朧,好處是我們看不到斷崖有多深,安心的在稜線走著,壞處是有時會被眼前突然出現高聳山頭嚇到(啥!要走這嗎?)


此時看看卓社大山,也快被雲海吞噬了。

正當我心理數著我們要經過多少個小山頭時,路徑突然離開了稜線,開始往下走,內心暗自竊喜,這樣上上下下的的走山頭,還不如輕鬆的腰繞,開路的前輩們終於想通了。

但沒多久,我又開始納悶,這路...不像單純的腰繞,雖然已離開了稜線,依然要陡上陡下,時而垂降、時而拉繩上爬,這是怎樣?嫌稜線的坡度不夠刺激嗎?還下來這種破碎地玩 Off Road?

謎底終於揭曉了,原本稜線上的舊路線已經整個崩掉了,所以現在新開的路線,是要小心翼翼的通過破碎斷崖面,再陡上接回主稜,但這段新路很不好走,尤其最後要接回主稜的最後爬升,雖有前人留下來的繩索可供使用,但腳下的碎石卻不斷滑落,以致於一直找不腳點,所以腳要一直維持向上衝的步伐來抗衡下滑的石頭(像是高山跑步機),而手要努力的拉繩,確保自己能夠向上前進。


但在氧氣稀薄的三千公尺高山,背著約三十公斤的大背包,做這種激烈運動,談何容易,簡直是要命。



後方等待的人也不輕鬆,也都是要站在鬆軟的斜坡上等待。

這個最後衝刺的上坡由於十分困難,所以我們全隊通過時,兩個小時也過去了,天色已黑,領隊本來想說,要不要就地紮營,但是全隊處於缺水狀態,即便就地紮營,也無水源可飲用、炊煮。看看地圖,其實離預定的三叉峰營地應該不遠了,所以大家決定繼續撐到營地。

黑暗中,六人的頭燈全開,但我們竟然迷失在樹林中,林裡似路又非路,完全失去方向,還好睿智的領隊,引領我們切回舊路,出了林子、豁然開朗,路跡明顯,果然沒多久之後,我們終於利抵達了營地,看看手錶,已經是晚上八點多了,比昨天更慘。

20250228高雄市桃源區_卑南主山
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plugins/post.php?href=https%3A%2F%2Fwww.facebook.com%2FCBF600S%2Fposts%2Fpfbid0p2Vc7Dfv7vZxf2Jg8CKqYaTW1ajSP7zZuqKy...